close

萬里長城啊!我終於登上萬里長城了!

長城,是不同時期古代中國為抵禦不同時期塞北游牧部落聯盟侵襲,修築規模浩大的軍事工程的統稱。長城東西綿延上萬華里,因此又稱作萬里長城。 現存的長城遺蹟主要為始建於14世紀的明長城,西起嘉峪關,東至虎山長城,長城遺址跨越北京、天津、青海、山東、內蒙等15個省市自治區,總計有 43721處長城遺產。

「八達嶺」是位於北京市延慶縣內臨近居庸關的一個山峰,最高點1015米。地處於北京西北。八達嶺最著名的是它的長城。它是中國開放最早的一段長 城,也是至今為止保護最好,最著名的一段明代長城。其可行部分全長3741米。它建於1504年,關城有東西二門,東門額題「居庸外鎮」,刻於嘉靖十八年 (1539年);西門額題「北門鎖鑰」,刻於萬曆十年(1582年)。

萬里長城八達嶺段建於1505年(明朝弘治十八年),東窄西寬,有東西二門,南北兩面各開一豁口,接連關城城牆,臺上四周有磚砌垛口。城牆頂部地面 鋪縵方磚,嵌縫密實。內側為宇牆,外側為垛牆,垛牆上方有垛口,下方有射洞。城牆高低寬窄不一,平均高7米多,有些地段高達14米。牆基平均寬6.5米, 頂寬5米多,可容五馬並馳或十人並進。

八達嶺和附近的長城被稱為燕京八景之一的居庸疊翠。

八達嶺被列為世界文化遺產、國家5A級景區、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重點風景名勝區、“中國旅遊勝地四十佳”之首、全國文明旅遊風景示範區。位於延慶縣境內,距市區60公里,沿八達嶺高速路可直達。是萬里長城的精華和明長城的傑出代表。

明弘治十八年(1505)八達嶺關城建成,嘉靖十八年(1539)重修八達嶺關城東門,嘉靖三十年(1551)在八達嶺關城西北三里建兵營,名岔道 城,駐重兵防守,作為八達嶺的前哨陣地。萬曆十年(1582)重建關城西門,先後經歷了八十多年,將八達嶺長城建成城關相連、墩堡相望、重城護衛、烽火報 警的防禦體系。明代《長安客話》說,“路從此分,四通八達,故名八達嶺,是關山最高者。”

我們到八達嶺的時候,已經是十點多,太陽正大,帶我們去參觀八達嶺的朋友問我們要自己爬上去看長城,還是要坐纜車,看到那延綿不絕的山峰,腿都軟了,我們還是選擇比較輕鬆的方式,搭纜車吧!

一到購票處,又是大排長龍,好多人啊!北京不管是哪個風景區,都是滿滿的人,排隊買票排了一個小時,再排隊去搭纜車,又一個小時,搭上纜車到達長城上,不到五分鐘,到處都是人,不只是長城壯觀,連人都很壯觀。

八達嶺長城是拱衛京師的門戶。從八達嶺至南口,中間是一條40里長的峽谷,名“關溝”。八達嶺高踞關溝北端最高處。登上八達嶺長城,極目長天,只見 群山逶迤,峰巒疊嶂,萬里長城如一條巨龍騰躍在萬古蒼茫之中。步入關溝,兩峰夾峙,一道中開,居高臨下,地勢極為險要。古人有“自八達嶺下視居庸關,如建 瓴,如窺井”,“居庸之險,不在關城,而在八達嶺”之說。八達嶺長城具有極其重要的戰略意義,是歷代兵家必爭之地。清代以來,八達嶺長城日漸荒廢,牆體、 敵樓等已破爛不堪,建國後曾進行多次修繕。

八達嶺長城見證了許多重大歷史事件。第一位帝王秦始皇東臨碣石後,從八達嶺取道大同,再駕返咸陽;遼代蕭太后巡幸、元太祖入關、明朝帝王北伐,清代 天子親征…….八達嶺都是必經之地。 “不到長城非好漢”,偉人毛澤東的一句名言,更給登臨萬里長城賦予了革命的浪漫主義精神和重大的人生意義。

八達嶺長城自1952年向遊人開放以來,迄今已經成功接待了1.6億中外遊人。歷代的文人墨客為八達嶺留下了數不勝數的詩文,八達嶺地區的風土人 情、建制沿革、戰爭戰役、歷史故事傳說以及與之有關的各類著述、書法、繪畫等,無不作為中華民族傳統文化寶庫中的一頁,閃耀著燦爛的光輝。今天,雄偉的八 達嶺長城不僅是重要的旅遊勝地,也是我國各族人民以及全世界各國人民進行文化交流和友好往來的紐帶和橋樑,更是中華民族留給全人類的歷史瑰寶。

萬里長城是歷代歷朝統治者徵調千百萬人,經過多年艱苦勞動,死亡無數生命,才修建成功的。正如古人留詩:「嬴政馭四海,北築萬 里城。民命半為土,白骨亂縱橫。」長城的建築,絕大多數地段是以山脈為基礎,隨著山勢的高低起伏。有的地段是建在距地面1300米左右的高山上。長城本身 的高度從5米到10米不等。在山勢陡峭的地方,牆身就低一些,較平坦的地方牆身就高一些。

牆的外部用磚和石砌成,內部用黃土夯實。長城頂部靠外的一面還修造一條女牆(城牆上的小牆),女牆上留有許多小孔,可以瞭望城外。每隔130米,修造一座碉堡,作為監視哨樓。

在險要地方設置烽火台,一旦發現敵情,便立刻發出警報:白天點燃摻有狼糞的柴草,使濃煙直上雲霄;夜裡則燃燒加有硫磺和硝石的乾柴,使火光通明,以傳遞緊急軍情。

長城沿線地勢險峻,施工極其困難。但是,勞動人民克服千難萬險,巧妙地利用了自然地形。在山岡地方,就利用山脊作基礎,既控制了險要,又便於施工;在河岸和深谷,則利用原來的陡坎和山崖,從外面看來,非常險峻。

長城的階梯高度都不一樣,因為建築長城那時候,石頭搬運上很困難,所以沒辦法一一的把石頭裁成一樣大小,建起來之後,階梯就有高有低,有的高度大約到膝蓋,有的高度才到腳踝,每階都不一樣,而且非常的鈄峭,走起來非常困難。

萬里長城是中國古代勞動人民智慧和力量的結晶,是人類建築史上罕見的古代軍事防禦工程。

許多人以為修築長城是秦始皇開頭的,其實,早在戰國時期,這 項浩大的工程即已開始。春秋戰國時期,列國紛爭,各諸侯國都於險要據點興建單個的防禦城堡及用於傳遞軍情的烽火台等設施,隨後逐漸在邊境上修築城牆,把這 些城堡等設施聯接起來,形成一套有機整體,以抵禦外敵的侵擾。楚國於公元前7世紀前後,最早開始這項工作,為防韓、魏而築起「方城」,以後各國紛紛效仿。 如齊國為防楚、越而在泰沂山區築起齊長城;魏國為防秦國,沿洛水河城築起魏長城;

趙國為防齊、魏之敵,在漳水一帶築成趙長城。這些都被稱為戰國長城。除此之外,有的諸侯國,燕、趙、魏國,為抵禦北面遊牧民族(如東胡、匈奴)南下侵擾,在北方修築長城。隨著六國的相繼覆滅,這些長城也失去了它們原有的作用,只是仍能發揮著防止匈奴侵擾的重要作用。

秦國最早的一條長城,修建於秦簡公七年(公元前408年)的「塹洛」,沿洛河修築,以防魏國之敵。秦惠文王更元元年(公元前324年)秦國又築洛河 中游的 長城,「築上郡塞」,這是防禦趙國的。秦昭襄王時,又在隴西、北地、上郡築長城,以防匈奴的侵擾。這段長城由東向北,起自臨洮,至今陝西安塞縣境時分為兩 支:一支止於秦國上郡治所膚施附近;一支則到達於內蒙古托克托縣十二連城附近的黃河岸旁。

秦始皇統一六國後,正在從事國內的各項改革, 但北方匈奴貴族集團覬覦中原財富,經常南下侵擾,匈奴貴族趁著北方的燕國、趙國的衰落,一步步向中原侵犯,把黃河河套地區大片的土地奪了過去,給人民帶來 了莫大的痛苦,同時對秦國的首都咸陽也帶來了嚴重的威脅。當時在群眾中就流傳著「亡秦者胡也」的說法,可見問題的嚴重性。秦王政三十二年(公元前215 年),派大將蒙恬率兵30萬討伐匈奴,奪回河套以南地區。接著又奪回河套以北的陰山一帶的大片國土,重新設置九原郡。匈奴貴族的進犯雖然被趕走,但它的實 力並未受到徹底的打擊,對秦國內地仍有很大的威脅,這就需要時刻防備匈奴人的再次進攻。於是秦始皇決定修築起一條新的長城。

秦王朝從民間征發大批的民工,同時命令大將蒙括率士卒來修築長城。這條長城以六國時的秦、趙、燕國北部的原為防禦匈奴而修築的舊長城為基礎,修葺、 增補, 同時又建造不少新的城牆,將它們連接起來,使之屹立於秦王朝的北方。這條長城西起臨洮,東至遼東,沿廣闊的黃河流域,依峻峭的陰山山脈,行經內蒙古草原, 蜿蜒曲折,全長約5000余公里,前後共用9年時間,終於修築起這抵禦外敵的屏障。

2000多年來,總共有20多個王朝和諸侯國家修築長城,而且許多朝代修築的長城無論從長度、工程質量和工程規模上都可與秦朝長城匹比甚至超過秦長 城。明朝統治者對長城的修築最為重視。這與當時北方蒙古各部經常縱兵騷擾中原地區有關係。明朝大規模修長城有三次。到1500年前後,明長城全部修完。西 起甘肅 省的嘉峪關,東到河北省東北部的山海關,經過寧夏、陝西、內蒙古、山西等省。它隨著山脈的曲折盤旋,綿延6300公里,形成中國北方崇山峻嶺上一道氣勢雄 偉的城牆。

秦代長城現在還保存著幾段遺跡。如在山西大同西北5公里地方,有段長城土色皆紫,人們稱為「紫塞」,據說就是秦朝修築的。在甘肅岷縣城西10公里, 開城 縣、環縣一帶都有秦朝長城遺跡。長城在風雪嚴寒的侵蝕下,受到了損壞。現在,新疆、甘肅、寧夏、陝西、山西、內蒙古、北京、河北、天津、遼寧、吉林、黑龍 江、河南、山東、湖北、湖南,都有長城的遺跡。人們在北京八達嶺看到的長城,是明代修築的。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李老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